每个省市的高考考试数学,无论难易度,无论文理科,135分的内容考的是素质和习惯,15分考的是天分、运势和刻苦程度。你如果考135分以下,不要怪爸爸妈妈、怪学校、怪老师、怪老天对你不公,素质和习惯是你一个人的,怨不能其他人。 不同卷子的难易,在我看来,取决于最后那15分,前面的135分没有决定性的难易分异。我讲的这个分数比率区别,是总体的。落实到单份试题,比率大概是120:30,那算困难的,譬如江苏和湖北卷;也大概是145:5,那算简单的。超出这个区间的卷子,统统都是不正常的,高考考试是选拔考斯,但不是精英选拔的考试,要顾及农村、顾及大部分,考得太难,领导是要负责任的;考得太简单,获得不了分异,也是获得不了选拔成效的。 15分是哪15分?选择题最后一题5分,填空题最后一题5分,大题最后两题5分。是的,最后两道大题不可能只有5分,但里面真的有困难程度的也只有最后一两小问,总计低于10分,这10分,学会一点方法,混一点步骤分还是可能的。选择题的5分还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性蒙对,用用排除法,二分之一的可能性也是有些。平常测验,没95%的保证前135分拿到手,不要操心这15分的事,你要解决的是习惯和素质问题,不是IQ问题。 几个非常不错的素质和习惯: 1、拿到卷子先明确15分的地方,也就是每块的最后几题,在题号上划个杠,告诉自己,不求完美,大不了不做了,安心做那135分。 2、分配时间,把一半小时分给剩下的135分,把时间写在卷子上。 3、打草稿,打草稿是尤为重要的一环,草稿是过程,答卷纸是结果,过程错误,结果肯定错误,过程正确,结果错不到哪儿去。打草稿,就要像写作业一样工工整整的写,从左上角开始,标好题号,一行行地写,写完一题,打个框框起来,和其它题的草稿进行区别,把要紧步骤的结果用圆圈圈起来。最初这么做,你会发现浪费了不少时间,平常课堂测验时间不足,成绩下滑,但不要灰心,你收成的将是很好的做题习惯,速度会愈加快,你会愈加自信,坚持一个学期两个学期,你会有质的改变。 4、题中绝不复查,更不要做一题检查一题。选择题、填空题做完,假如分配的时间还有很多的没用完,才能检查,而你刚刚做的工整的草稿会使你的检查很飞速而高效。 5、最后假如你还剩下半个多小时,开始应对最后15分。 这类素质和习惯,说起来比较容易的,但做起来就要费一些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