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高招信息网 > 高考资讯 > 最新资讯

高考考试语文诗歌鉴赏(十五)

来源:www.zbxggc.com 2025-08-14

最新资讯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南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 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1.这两首诗都以什么来写愁。(2分)

  答案:猿声,分析:这道题基本送分,稍懂意象知识即会。

  22.简要剖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参考答案:

  21.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

  22.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分析:考查抒情手法,大体来讲,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大类。重点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等)。难题在第二首以理写愁,需要知道唐诗重情韵,宋诗重思理的特征并结合诗句赏析。

  诗歌鉴赏: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实实在在的逢雨历程,场景具体,抒写自己落寞、愁苦之情外,兼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关切之情。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写的是黄昏时雨势繁密,景中含情。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直抒胸臆,表达孤独、思念之情。一声猿属写实,也具象征意。猿啼既表明周围静寂,也含愁苦意。

  《三峡吟》标题三峡吟,意为吟三峡,也即把三峡当作吟的对象,因而整首诗类似咏物之作,咏物可以抒情,也可以说理。这首诗是借吟咏三峡来说明某个道理。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并不是实写三峡景致,只不过笼统交代三峡的概貌:距离多少,植被如何。这里用到了《楚辞招魂》的字句,意即碧深的江水映着天青色,江边上有一片片红叶,双眼看到非常远的地方,但映入眼中的只有秋季的枫树,为已经离去的春季感到忧伤。这里诗人暗用典故,意在借三峡周围狭长幽深、山高林密的环境烘托出一种萧森凄凉的氛围,以此映衬行人凄婉哀伤的心情。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是说猿猴并非由于有哪些忧愁而啼叫,只不过由于行人心里哀愁因而感觉此声忧愁。这首诗以猿声来写愁。其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以理写愁,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徐照这首诗意在说理,告诉读者三峡一带的猿啼本身没什么愁苦之说,行人听了觉着愁苦,是由于行人心里本身有愁苦,是人愁,而不是猿愁,这就是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的蕴义。

热点专题

  • 黑龙江:哈尔滨金融学院2021年招生章程
  • 黑龙江:哈尔滨医科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章程
  • 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章程

[]为什么说:“高中三年

[]Deepseek告诉你文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