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学网依据安徽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安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公告》获悉,安徽2025年高考考试志愿设置及志愿填报需知已公布,具体如下:
1.我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类别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普通类招生计划根据历史科目组合、物理科目组合分别编制,艺术类、体育类招生计划不分历史科目组合、物理科目组合。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可兼报普通类,普通类考生不能兼报艺术类、体育类。
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使用“院校专业组”方法设置志愿。招生院校可依据不同专业(或专业类)的人才培养需要和选考科目需要设置院校专业组,作为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一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括数目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需要相同。同一院校选考科目需要相同的专业(类)也可分设在不一样的院校专业组中。考生的选考科目须符合所考试报名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需要,方可填报有关志愿。
2.普通类批次及志愿设置。
普通类共设置4个批次,包含本科提前批次、高职(专科)提前批次、本科批次和高职(专科)批次。
(1)普通本科提前批次,分为军事、公安(含公安国家专项计划)、司法(含司法国家专项计划)及应对消防、公费师范、优师专项、免费医学定向、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和其他类(含定向培养乡村教师、综合评价招生)等种类。
军事、公安(含公安国家专项计划)、公费师范、优师专项、免费医学定向、农技推广人才定向等种类实行平行志愿,分别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一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免费医学定向、农技推广人才定向不设专业服从志愿)。司法(含司法国家专项计划)及应对消防、其他类均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该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考生的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只可在上述种类中选报一类。
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结束后进行农村和脱贫区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录取,依次分别为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符合考试报名条件的考生可兼报三个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实行平行志愿,分别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一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高校专项计划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该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及专业服从志愿。根据教育部规定,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舍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备专项计划考试报名资格。
(2)普通高职(专科)提前批次,分为定向培养军士、免费医学定向、司法、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和其他等种类。
定向培养军士、免费医学定向、农技推广人才定向等种类实行平行志愿,分别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一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定向培养军士设专业服从,免费医学定向、农技推广人才定向不设专业服从);司法、其他类均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该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及专业服从志愿。考生的高职(专科)提前批次志愿只可在上述种类中选报一类。
2025年提前批次各类别可依据教育部相关需求和实质状况作适合调整。
(3)普通本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一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须将院校专业组志愿填在普通本科批次的第1志愿地方。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在普通本科批次填报志愿,志愿顺序由考生自行确定。
其中考试报名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的考生,须签订书面申请并由考生父母或监护人签署建议(考生本人、考生父母或监护人须亲笔签名)后方可考试报名有关志愿。
(4)普通高职(专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一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3.艺术类批次及志愿设置。
艺术类共设置3个批次,包含校考本科批次、统考本科批次和统考高职(专科)批次。
(1)第一批次为艺术类校考本科批次。少数经批准拓展校考的艺术类专业和戏曲类省际联考专业列入该批次录取。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含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2)第二批次为艺术类统考本科批次。用省统考专业成绩录取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列入该批次录取。实行平行志愿,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考生在每一个批次只能选择考试报名一个艺术类别的志愿,其中音乐类、表〈导〉演类中的细分小类或方向可兼报志愿),每一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播音与主持类、表(导)演类、美术与设计类分别设置A段和B段进行录取。部分高校艺术类专业文化课成绩需要高于我省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可向我省提出申请,经赞同后列入A段录取。列入B段录取的为除A段以外的其他院校(专业)。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兼报A段和B段志愿。A段、B段均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一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A段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结束后,再进行B段投档录取。
音乐类中对乐器类别等有特殊需要,根据主、副项,声、器乐成绩等进行投档录取的院校(专业),经我省赞同,可在平行志愿投档前单独投档录取,单设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和1个专业志愿。单独投档录取结束后,再进行音乐类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3)第三批次为艺术类统考高职(专科)批次。用省统考专业成绩录取的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列入该批次录取。实行平行志愿,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考生在每一个批次只能选择考试报名一个艺术类别的志愿,其中音乐类、表〈导〉演类中的细分小类或方向可兼报志愿),每一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4.体育类批次及志愿设置。
体育类共设置2个批次,即体育类本科批次和体育类高职(专科)批次,具体如下:
(1)第一批次为体育类本科批次。用省统考专业成绩录取的体育类本科专业列入该批次录取。
(2)第二批次为体育类高职(专科)批次。用省统考专业成绩录取的体育类高职(专科)专业列入该批次录取。
体育类各批次均实行平行志愿,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一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考生可以兼考传统体育类专业招生、健美操和啦啦操方向招生,但填报志愿时只可选报一类。
体育类本科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分历史科目组合、物理科目组合,根据普通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划定;体育类高职(专科)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分历史科目组合、物理科目组合,根据普通高职(专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实行。
体育类综合分计算方法如下:
体育类本科综合分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本科综合分按招生计划的120%确定,体育类高职(专科)综合分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专科综合分按招生计划的150%划定。生源不足则依据实质状况按比率划定控制分数线。
5.各批次志愿录取结束后,针对没有完成计划和新增计划,设置寻求志愿(不含艺术类第一批次)环节。寻求志愿的设置与相应批次志愿设置一致;并可依据实质状况进行多次寻求。
6.考试报名强基计划、运动练习和武术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等单独招生的考生,依据招生院校上报备案名单录取,不需要填报单独招生志愿,未被单独招生录取的考生,可以参加其他批次志愿填报。
7.网上志愿填报工作由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志愿填报时间及填报方法另文公告。
8.考生应认真阅读并知道有关高校招生章程与我省公布的招生规定、招生计划,按有关规定和需要填报学校和专业志愿。考生志愿需要由考生本人到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拥有视频监控和网上巡查条件的学校机房上网填报,考生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责任。考生应妥善保管登录密码等个人信息,因考生本人疏漏或失误导致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要组织力量加大对考生志愿填报的政策解析和技术指导。
志愿信息一经提交,其他人不能更改。考生所填志愿信息提交后由志愿填报点现场打印志愿信息确认表,考生当场签字。考生本人对不按时签字和由别人代为签字所产生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