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高招信息网 > 高考资讯 > 备考策略 化学

高考考试化学 | 高考考试化学中的“应知应会”

来源:www.fidibu.com 2025-01-19

化学

  1.高考考试化学习历史人物与贡献  1.1938年侯德榜创造侯氏制碱法  2.1771年舍勒、普利斯特里发现氧  3.1774年瑞典舍勒发现氯  4.俄国化学家盖斯总结热效应盖斯定律  5.1777年法国拉瓦锡证明了化学反应中的水平守恒定律6.1778年拉瓦锡打造燃烧的新理论  8.1914年德国化学家雷兹哈伯用氮气和氢气直接化合来合成氨气9.1888年法国科学家勒夏特列发现体系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10.1919年国际化掌握网盟改组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UnionofPureandAppliedChemistry),简称IUPAC11.1800年创造电池(意大利伏特)  12.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13.1807年戴维用电解法初次制得金属钾和钠  14.贝采里乌斯对化学基本定律的证明  15.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发现不同物质却具备相同的分子式16.1828年德国维勒合成尿素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绝对界线,动摇了生命力学说17.德国李比希打造有机物中碳氢定量剖析法并提出取代学说18.1832年李比希、维勒提出基的定义  19.1897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叫做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20.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依据a粒子散射现象,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21.1913年丹麦科学家波尔在研究氢原子光谱时,引入量子论看法22.1964年美国科学家盖尔曼设计了夸克模型  23.1939年瑞士科学家米勒发现DDT  24.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的结构式  25.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创造了TNT炸药和雷管  26.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27.瑞典阿仑尼乌斯提出电离学说  28.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29.美国化学家科里创立了有机化学合成的逆合成剖析理论  2.高中化学实验题文字表达总结  1.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测液到pH试纸上,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有机实验中长导管有哪些用途:冷凝回流,导气(平衡内外压强)。  3.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如往含SO42―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怎么样证明SO42―沉淀完全?将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BaCl2溶液(沉淀剂),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已经完全。4.洗涤沉淀操作: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5.怎么分辨沉淀洗净的办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6.焰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沾盐酸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反复几次,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接近为止,然后用铂丝(用洁净的铂丝)沾取少量待测液,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察看火焰颜色,如为黄色,则说明溶液中含Na+;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K+。  7.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8.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断:如强酸滴定强碱,用酚酞做指示剂,当最后一滴酸滴到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终点。  9.装置气密性检查:(1)浅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加热试管,察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好。(2)有分液漏斗的装置。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边的导气管,打开分液漏斗,往分液漏斗中加水,加肯定水后,若漏斗中的水不会再滴下,则装置气密性好。  10.容量瓶检漏操作:往容量瓶内加入适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察看瓶塞周围有无水漏出。假如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度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不是漏水。假如仍不漏水,即可用。  11.气体验满和检验操作:(1)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采集的氧气已满。(2)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办法:用排水法采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3)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已满。(4)氨气验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5)氯气验满: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12.浓H2SO4稀释(或与其他溶液混合)液体操作:将浓H2SO4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乙醇、硝酸、乙酸)中,并不断搅拌。  13.玻璃仪器洗净的规范是: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往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当溶液变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小马摇摇分割线  3.明确高考考试评分的需要之评分时坚持的原则  1.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甚至白字)都要参照标准扣分。  如:催化剂;加成反应;苯;油脂;酯化;金刚石;容量瓶;坩埚(钳);铵盐、氨气等等。  2.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条件错误或不全的,都不给分(包含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系数有倍数(非最小公倍数),分数等均视为不规范而不给分。  如:△、、、、、反应条件等均应正确用。  3.但凡分辨不清的,皆为0分。所以答卷时,字未必非常漂亮,但须十分明确。即第一不可以过分潦草,而且要十分明确,易于辨认。  有两种状况存在,其一是学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坚决和了解,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间修改不了解,很难辨认,其二是不排除考生有投机心理,让评卷老师去猜。另外有的学生开始答题(题)时,没把握,而用铅笔答卷,没用签字笔,最后又没用0.5mm黑色签字笔圈定,扫描时图像不够明确,导致重大失分。  4.答错地方或答卷超出试题、考试试题各自标出的划定界限时,有的可能找出分数,但风险太大,所以甚至每一个大题的小题之间都要严格遵守各自的界线,以预防因考试试题因为测试内容过多,而评卷时又需切割扫描,而导致答卷内容上下不着边,引起缺失。试题上多处有明显的提示,不许越线。  5.白纸黑字原则。即但凡试题上写了的就有,没写的就没。只有认试题上的白纸黑字所表达的内容所提供的信息,才能真的做到公平公正地评分6.见空给分原则。在连续多个答案中,为了便于操作,一般使用独立操作,互不牵连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答案的正确与否,不影响后面答案的给分,同理,如前者正确,而后面错误,也按步骤照样给分,虽然此法可能让某些人占了实惠,但也不可以冤枉一些人,而且便于操作。  小马摇摇分割线  4.明确高考考试评分的需要之评卷中的有关规范的问题  (1)结构式:  苯环、双键、羧基、醛基等均应按教程的规范需要规范写出,很多官能团连在链的左侧和右侧写法不同,比如:硝基(O2N--NO2)、氨基(H2N--NH2)、羟基(HO--OH)、羧基(HOOC--COOH)、醛基(OHC--CHO)等,若不规范,则一律扣分,有时甚至定为0分。  (2)化学用语需要正确用:  ①有机题中官能团名字与结构简式、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等,反应种类与反应方程式不可以混淆,小分子不可以漏写;②主观题中注意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解反应式、水解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等;③最后一题中必须要看清核外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式,基态原子、离子等需要。  (3)元素符号的书写:  必须要规范,该大写的要大写,该小写的必须要小写,如Mn、Mg、Al、As、Fe等,必须要按教程的需要规范书写,Na就不可以写成na。  (4)化学方程式方面的问题:  化学反应方程式需要反应物、生成物、化学计量数、反应条件、沉淀、气体的符号等完全正确,缺一不可,各物质之间的化学计量数完全正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肯定标出物质的聚集状况。  (5)计算题  ①用字母表示,又有分式,无论是分子还是分母,只须有字母相加,如(a+b)/c,则a+b必须要加括号写成(a+b),不然会引起歧义。  ②单位。有的考生在最后结果中没单位必须要扣分,单位不规范的也会扣分。  ③计算式。目前考试已较少有复杂的计算,近几年来基本没。但有一点需小心,假如题目不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则在答卷时,则必须要求有相应的计算式,若仅有答案,而没计算式的,则以0分计。而且计算式不可以仅写出普通的公式,需要与考试试题的具体条件相联系。若仅有普通的公式而与考试试题的具体条件缺少联系的,则不给分。  ④以数字表示的计算结果。按正常的步骤计算,所得结果应四舍五入,只须是适当的,则给满分,但不适当的,则为0分。  应试心理调节  我难人亦难我不怕难我易人亦易我不大意  心理状况好七分本事得十分心理状况差十分本事得七分若要化学夺高分心态平衡是根本  心态平衡不怕不慌不骄不躁  沉着冷静果断仔细  考试争分方案  容易题全得分,中难点少失分,较难点能争分。  与其难点多争一分,不如易题少失5分。  熟题未必易,生题未必难。  新题不会难,大题不会深。  不要怕难点怪题,不要耗在难点上。  重Ⅰ卷,保证拿足基本分。攻Ⅱ卷,规范表达夺高分。  争取急中生智,防止忙中出乱。  该得的分必须要得到,不该失的分一分都不失。  应试能力强化  1.审题是首要条件  成也审题败也审题  总审:看题量,看需要,看页数,看大题。  初审:找出关键字语划出已知数据  揭示隐含条件打造解题思路  2.解题抓重点  打造解题思路是那些问题涉及那些常识  运用解题规律可用那些办法应用什么规律  提升解题速度再三考虑果断简洁明了全方位  1、选择题  选择题测试的内容:  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pH,微粒比较,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原子结构,化学平衡,NA常数,环保常识,巧解巧算,化学反应能量,电化学常识,基本实验,化学与生活,新科技信息,有机化学,胶体溶液,辨别判断,定义辨析等,考试试题困难程度不大,综合程度较小,只须思路明确,仔细辨析,就肯定能夺取这42分,为全方位夺高分打下坚实基础。  抓关键字语:  相反需要正确、不正确符合、不符合  顺序需要从大到小由高到低  程度需要肯定、可能,最好、最省  条件需要哪些条件下正确或不正确  抓住首末项:提升选择得分率  排除明显错答借助限制条件确定可能选项  借助选项提供的信息,可帮助答卷,验证。  正确选项选准错误选项验证保证选择得分。  2、实验题  明确实验目的合理选择仪器  正确安排连接顺序操用途语答卷规范  遵守操作原则先后顺序除杂原则尾气处置  选择最好策略全方位比较优选组合常规革新  数据处置,误差剖析,要抓住与实验有关的数据剖析综合实验要把过程分解成几个简单实验  设计和评价实验要从原理正确、操作方便、现象明显、材料易得、商品较纯、没污染等方面考虑。  3、无机综合题  无机综合题两题:一题为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常识或电解质溶液常识或电化学常识或化学平衡原理或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元素化合物常识综合题,另一题为框图形式的判断题。要抓住解题突破口,剖析解题,特别注意的是,不可以产生判断正确,表达不当的低级错误,劳而无功,得不偿失。  4、工业步骤题、环境保护题  高考考试命题会体现新课改的需要,考试试题在联系生产、生活实质方面有所重视,在背景材料上体现新内容,本质上还是落实在双基上,新在考试试题的包装,内在需要不变,即常说的起点高,落点低,大家千万不可以被新包装所迷惑、所吓倒。  在考试时,笔要勤,需要或有关物质的名字或化学式注在对应的框图或图线上,然后通过对题给素材的阅读、敏捷而准确地获得有关信息,并能对有关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处置,结合已有常识解决有关问题。切记:在审题上要慎重再慎重,不审清不做题;在答卷上要规范再规范,所写的化学反应式必须要符合化学基本原理(写出产物后要检查其合理性)且需要配平(不配平的反应式1分都得不到)。  5、有机题  抓住结构本质,抓住反应官能团。预防答案结构简式错写,生成物小分子漏写。要充分运用题示信息,结合书本常识,全方位剖析推理,综合剖析解答。推出各物质后,应重新代入框图进行验证,确保万无一失。  6、物质结构模块题  考试前要把1~36号元素的名字、元素符号及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再写一遍,答卷需要看清答卷需要: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或外围电子)的电子排布式、离子的电子排布式。  本内容高考考试命题热门:  电子排布式、结构式、电子式、第一电离能(I1)、电负性、化学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等电子体、化学键种类、氢键、物质溶解性的判断、晶体种类及熔沸点比较、杂化轨道理论、粒子的空间构型、晶胞的常识(粒子数、配位数)、配合物常识(配合物的化学式、配离子的化学式、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体、配位数、存在的化学键的种类)等。

热点专题

[]二模后高效复习建议--

[]高中二年级化学复习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