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最初,高中三年级的准考生们就已经进入到紧张的一轮复习当中,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进行学习,下面这是记者为大伙收拾的诗歌鉴赏。 高中三年级语文必须具备古诗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少府:官名 2、之:到、往 3、蜀州:现四川崇州 4、城阙(qu)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目前的陕西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5、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江边因远望而看上去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6、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 7、宦(hun)游:出外做官。 8、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时候人觉得国内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9、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10、无为:无须、不必。 11、比邻:并邻,近邻。 12、歧(q)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3、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马上告别)由三秦环绕护卫着的都城长安,(透过迷漫的)风烟(好像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我)同你(此时)都怀有惜别的心情,(由于大家)都是离乡在外做官的人。(只须)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便)远隔万里(也)如一步之遥。 1、本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以全新角度说明对离别的怎么看,饱含友情,叫人胸襟豪迈爽朗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用来形容大家在世界各地都有知心朋友,虽然远隔重洋,却如近邻一样亲近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写送别的地址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4、拓展: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识君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相似。 5、第二句中望的表达用途:一个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望中含情,表达了对友人沿途劳顿的担心之情。 6、简要剖析颈联的内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答:这两句以理性的议论展示了友情和别情的新意境:真的的友谊不受时空的阻隔。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和阔大的胸怀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千古名句,它告诉大家什么? 答:写出了友谊的哲理,真的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 8、这首诗与其他送别诗的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答: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改以往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