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高招信息网 > 高考资讯 > 最新资讯

高考考试数学从“常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

来源:www.diusong.com 2025-05-09

最新资讯

  从2009年开始,每次PISA测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结果发布时,都会引发全国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探讨。其实,PISA评测(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核心是对能力的考查。  教育评价和监控就像是国家教育体制的保健大夫,不断地提醒着一国更新教育观念,引进教育评价和监测范围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而高考考试作为中学教学评价的一种要紧形式,也在不断地变革当中前行。  以数学为例,恢复高考考试到今天的40年间,高考考试数学历程了从 常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
2004年的高中新课改在课程目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重大变革,突出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而新课改下的高考考试命题指导思想也由原来的常识立意改为能力立意,根据以常识考查为基础,能力考查为主导的原则进行。  常识立意的数学命题侧重于对具体数学常识的考查,不可以非常不错地体现当今社会所强调的革新、剖析和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不少学生为了获得高分而一味背书做题,极少有空闲去深入考虑所学常识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他们学会了很多的常识却非常难将它转化到现实的应用中,其结果大概成为书呆子;不少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更偏重于常识的灌输,以题海战术练习学生的应试方法,致使是学生负担沉重,综合素质却没得到提高。  2004年的《考试概要》中明确规定,高考考试数学中考查五种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实践能力和革新意识。到2013年,数学能力的考查更进一步界定为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置能力与应用意识和革新意识,对所学常识的探究、实践和解决实质问题能力的考查愈加明显。  能力立意的数学命题考查的是数学思想、数学办法在新情境下的具体应用,以新情境、活动为载体,一般没明确显性考查的数学定义、入门知识,而是将解决问题需要的数学思想与办法内隐其中进行命题,需要学生能察看、剖析数学事实,探究、猜测适合的数学结论和规律,创造性地给出数学问题的讲解或证明办法,不但具备考查常识的功能,更具备考查学生潜能、数学素养有哪些用途。  以能力立意命题,需要教师从重视常识的传授转变到重视学生学习力的培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造一个宽松、和谐、积极、民主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的,教学中师生交往、互动,重视实验操作,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看重数学思想办法,培养学生学会和运用常识的能力,强化应用意识。  以能力立意命题,需要学生从常识的被动同意者变为课堂的主动探索者。课堂活动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升自主学习力,激起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培养自己动手实践、动口表述、动脑钻研的习惯,把自己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找出来,主动考虑问题,积极地探索其中的内涵,更深刻的理解常识,达到学以致用,灵活转化。

热点专题

  • 2022年安徽高招录取工作圆满结束,逾50万考生进入大学深造
  • 青海: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21高考考试录取公告书查看入口
  • 宁夏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本科预科投档信息

[]湖北:武汉工程大学20

[]高中三年级第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