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档案 过生日:
1992年8月3日 毕业院校:台湾师大附中 考试成绩:台湾大学学科能力测验排在全体考生96.67%之前 录取院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喜好:文牍、跑步、爬山
北大大一新生传奇李戡
今晚,李戡将结束他和爸爸妈妈的沪杭之旅,来到北京筹备明天到北大报到。在这次中国大陆之行中,李戡不再只不过爸爸的小跟班,而是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他在今年弃台大选北大,并且继承爸爸一身反骨,出版了第一本书《李戡戡乱记》,批判现在台湾历史教科书与教育体制,引发社会对台湾教育的讨论。在出发来国内前夕,李戡同意了本报记者专访。 国内孩子更有念书企图心 记者:为何要选择来北大? 李戡:关注去世界大学的排名,在台湾大家都了解北大是第先进的学府,就好比牛津对于英国,哈佛对于美国一样。 记者:以前来过北大、知道北大吗? 李戡:5年前随爸爸来中国大陆的时候来过。那时候爸爸在北大演讲,北大的学生很热情,学生甚至追着我爸爸的车跑。当时我就在车里,感觉这里的学术环境非常浓厚。台湾的大学生不会对学术讲坛非常感兴趣,他们更喜欢打零工,然后用赚来的钱吃喝玩乐啊听演唱会啊等等。 记者:你这次舍台大选北大,被社会赋予了不少意义,包含政治立场、爱国情怀等,你一个人如何看我们的选择? 李戡:我确实有一种国内情怀,或许是受爸爸影响,我不想再在台湾受教育的欺骗。我这次选择有了一点社会干扰,也期望能给台湾教育一个警示用途。 记者:你一直在批评台湾,可是你来了国内将来,有没想过或许会和想像的不同? 李戡:台湾的民主是打架打出来的民主,所以没资格用我们的标准来嘲讽国内。我感觉国内的大环境没问题,或许会有一些小挫折,我会克服。 记者:你接触过国内的大学生吗,和台湾大学生的不同之处? 李戡:认识不少父亲朋友的孩子,他们是国内的大学生。通过和他们聊天,我感觉国内的大学生念书有企图心,入学后就开始为自己做规划,从小学二年级就会出去实习积累经验。 记者:那和国内的大学生一块学习,你感觉自己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李戡:考到北大的国内学生一定念书都非常不错,和他们一块念书一定是有重压的,但我感觉与其在台湾不如何努力地念书,不如来北京角逐。我感觉我们的优势是我非常了解自己要什么,该念什么书,所以牵涉到选课等环节我会比较有主见。 为考试被迫去念补习班 记者:你这次联考(台湾的高考考试编者注)的成绩很好,平常成绩都那样怎么样? 李戡:其实我平常的成绩非常烂,期末可能能考好一两门,联考倒都考得还很好。由于我感觉台湾的课本内容丰富都不对,要想考得好我就需要写那些我不认同的答案,我不想那样做。而且那些试题又出得很没意思。平常小考我就不想委屈自己,但到了要紧的考试,我又不能不去妥协。 记者:每当答卷要写你不认可的答案时,是什么感觉? 李戡:窝囊,其实我们的水平明明已经超越了考卷考查的范围。 记者:初中考高中时,你过去以一分之差没考上建中(台北著名高中编者注),那是你首次挫折吗? 李戡:台湾国中联考有两次机会,我首次差了5分,第二次差了1分,当时真是感觉自己挺倒霉的,当天晚上都没睡着。其实我最后悔的是,我为了筹备第二次联考浪费了两个月时间,结果建中没考上,这两个月什么也没学到。其达成在想想,在哪儿念书都一样,主要还是靠自己。 记者:爸爸对你的学业成绩需要高吗? 李戡:他不会需要我必须要成绩好,就是联考成绩会关心问一下,考建中失败他还安慰我不要顾虑太多。 记者:台湾学生热衷上补习班,你去上过吗? 李戡:上过,为了联考不能不上,由于补习班会对你说联考是如何出题的,作文该如何套公式,这真的是非常不错笑的事。 记者:那你联考作文是如此套公式写的吗? 李戡:大家的作文是结合台湾的八八水灾写《漂流木的自白》。我在开头引用了《黄河颂》里大方的文字,后面也不能不勉为其难写了些煽情、矫揉造作的文字。我对我的开头非常喜欢,但估计评卷老师不喜欢。 台湾历史教科书有问题 记者:你对现在台湾教育的近况有不少的建议? 李戡:是的,国文课不认真学习文言文,不介绍国内和外国那些大方的好作品,总是学台湾的三流文学。数学教得愈加简单,我还特地买过国内的教程对比,台湾简单得不像话。历史愈加是如此,受台独思想的影响,史观混乱,脱离中国史,只讲台湾史。 记者:说说《李戡戡乱记》出书的事吧。 李戡:其实我从很长时间前就有这个念头,在看教科书时,只须发现有问题的,就会折一下做记号,查资料核实。所以到联考时,我已经一边复习一边同步搜集了不少素材。 记者:你是如何在看教科书时发现了问题? 李戡:其实不仅仅是我,我感觉台湾的学生老师只须有心都能发现。台湾的高中历史书和初中历史书都存在着矛盾。譬如对于开罗宣言和台湾光复的说法都是不同的。台湾历史其实就是中国史的一个地方史,跳出中国史谈台湾史,我感觉就是个大笑话。打个比方,a写得再大也是小写,不可以成为A。 记者:现在这本书的反响怎么样? 李戡:挺好的,下周就要再版了,也会在国内发行。到目前也没半个教授跳出来反驳我。其实如此的事不应该我来写,这是老师应该做的事。 不想继承父业潘石屹是榜样 记者:目前你也写书了,也是充满批判风格,是否也要走你爸爸的道路? 李戡:我在文牍方面感兴趣,喜欢谈论历史,感觉应该匡正被教科书写乱的历史,所以写这本书。但我觉得这只不过我高中阶段的一个作品,大学是新的阶段,我并不想再卖弄这类,不会靠写书过一辈子。我爸爸过去说过要靠想法写作,所以要等感兴趣再写,以后或许会想到什么写一些简短吧,但不会朝作家的方向走。 记者:所以你大学选择了经济学,将来想当商人吗? 李戡:北大开始几年是通识教育,之后几年才分具体专业,我现在是对金融、国贸感兴趣。我学经济但不喜欢烧钱,我想成为有影响力,可以回报社会帮助其他人的人。 记者:这方面有你赏析的榜样吗? 李戡:我感觉潘石屹非常了不起,我听过他的演讲,他致力于在西部做建设,改造卫生设施。我觉得他不忘本。 记者:虽然你不想继承父业,但你不能否认自己是由于李敖之子而被关注,你如何看自己这个身份? 李戡:我目前在他的光环下,这是需要承认的,所以我的所作所为需要对得起他。我没闯祸、没用他的知名度走后门,一直成长得非常规矩,这点我可以保证。 记者:爸爸的光环给你困扰吗? 李戡:不会困扰,是一种正面的重压。 记者:李敖给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李戡:做学问的态度,认真求证的态度对我影响最深。 记者:和爸爸起过冲突吗?李戡:我极少和家冲突,其他人仿佛有青春叛逆期,我仿佛没不听话过,也没和家耍过花样。 期待有新朋友 记者:你对台湾的同龄人仿佛并不认同,你在学校是个孤僻的存在吗? 李戡:我是没参加什么社团,我喜欢在家看书,算是个宅男吧。我其实和同学的关系还可以,只不过喜好不同。在台湾,我的同龄人,喜欢的是韩国歌手如此的,我却喜欢《黄河大合唱》、黄河协奏曲这类。 记者:那立刻要进入大学,对于新的同学有哪些期待? 李戡:我期望交到朋友。而且我也了解北大的社团活动非常丰富,我应该会参加一下社团活动。 记者:过去在节目中,你父亲也为你说了北大的女孩,我来了。 李戡:那是他们在节目上开玩笑呢,不是我一个人说的。(说到这点,李戡很害臊) 记者:对于之前被指看不起韩寒的事,是否还需要借媒体正名? 李戡:这件事我不想再说了,算是倒霉,被某些媒体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