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试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材料选择:提取液呈浅色或近无色 1、斐林试剂鉴别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可以鉴别非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是还原糖(等量混和,现配现用,加热砖红色) 2、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水平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A液)和水平浓度为0.01 g/mL(B液)的硫酸铜溶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先A后B,A多B少,振荡显紫色) 3、苏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 (制片染色洗去浮色盖盖玻片察看) 2、察看植物细胞的质壁离别和复原 实验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面溶液的浓度时(外因),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面溶液中,因为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内因),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渐渐离别开来,既发生了质壁离别。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面溶液的浓度时,外面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况,既发生了质壁离别复原。 材料用具 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蔗糖的水平浓度为0.3g/mL的溶液,清水。 办法步骤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2、察看植物细胞的质壁离别与复原现象(低倍镜即可) (1)察看洋葱表皮细胞 (2)察看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离别(导流的办法) (3)察看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离别复原 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原因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原理: 酶的催化用途受温度的影响非常大,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加快一倍左右,最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其次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温度过高可引起蛋白质变性,致使酶的失活。因此,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将来,伴随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反而渐渐降低,以至完全停止反应。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某种酶用途的最适温度。 2、办法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后各加入淀粉溶液2毫升。 ②、将第l、2号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中保温,第3号试管放入冰水中冷却 ③、5分钟后,向第l号试管中加好友煮沸5一15分钟的稀释唾液l毫升;向第2、3号试管加稀释唾液各l毫升。摇匀, ④、20分钟后取出3支试管,各加碘化钾-碘溶液2滴,混匀,比较各管溶液的颜色。判断淀粉被唾液酶水解的程度,井说明温度对唾液酶活性的影响。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原理 酶催化反应需要适合的PH值,过酸或过碱都能使酶变性失活 2、 实验步骤: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5%的过氧化氢液2mL。 ②加完过氧化氢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00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值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过氧化氢酶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察看每一个试管释放氧气的速度,记录结果。 3、但高于或低于最适PH时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减慢 说明酶有哪些用途有一个最适PH值。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离别 实验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丙酮(无水乙醇)等。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材料用具: 新鲜的绿色叶片(如菠菜叶片);干燥的定性滤纸,烧杯(100mL),研钵,小玻璃漏斗,棉纶布,毛细吸管,剪刀,小试管,培养皿盖,药勺,量筒(10mL),天平;丙酮,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 办法步骤: 1、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称量、剪碎、研磨(加二氧化硅?碳酸钙?)、过滤 2、离别叶绿体中的色素 (1)制备滤纸条:干燥、剪角、标记线 (2)画滤液细线:细、直、干后重复2-3次 (3)离别色素:滤液细线不可以没入层析液 注意:不可以让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 5、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法 1、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存活,是间性厌氧菌 用具: 锥形瓶、葡萄糖、橡皮球、NaOH、石灰水 2、步骤: 1) 酵母菌培养液的配置(活化?) 2) 测试co2的产生(用何物质?) 3) 测试酒精的产生(用何物质?) 4) 实验结果的剖析(依据是?)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怎么样设置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6、察看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法。依据每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状况,辨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什么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质(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染成深色 2、材料用具洋葱(可以用蒜、葱、蚕豆代替)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氯化氢的水平分数为15%的盐酸,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的溶液,龙胆紫(的水平分数为0.01g/mL的或0.02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3、步骤 a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天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水平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
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b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c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水平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d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拿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4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察看 ①、低倍镜察看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察看,需要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它的特征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些细胞正处于分裂状况。 ②、高倍镜察看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线调整的既明确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注意观察,找到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和间期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