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文科的必选科目,即便高考考试不断改革,历史在文综中的统治地位仍然不可撼动。 怎么样获得90分?高中阶段大家定要吃透课本。课本隐含了无数要点,你是不是做到了连每页的标点符号都没放过?这不是夸大其词。历史获得高分,学会这类隐性要点必不可少。 1、目录标题中的隐形常识 这种常识、隐形于中学历史各册教程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 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进步一夏商,就需要学生了解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进步时期。 与此相类似的要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进步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共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首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这样来看,教程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常识,学习时要擅长挖掘和考虑。 2、跨章节中的隐形常识 这种常识,因教程的撰写体例,或隐形于背景,或隐形于因果,或隐形于时限,或隐形于补述,或隐形于删简。 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隐形于秦统一的背景;曹操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东汉史实隐藏于三国鼎立一节;司马睿给祖逖刺史空衔的西晋史实隐形于东晋教程;916年阿保机建国契丹隐形于五代时限之内;北宋末年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隐形于南宋农民战争;蒙古政权的耶律楚材劝止窝阔台汗破坏农业隐藏于元世祖劝课农桑;春秋的皮囊鼓风冶铁、突厥、契丹兴起于北魏等常识隐形于后面章节的补述。东周的后期是战国,但东周的后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并不等于全是战国,因战国止于公元前221年,比东周时间要长35年,这段史实被隐没于教程的删简之列了。 于是,学生在学习时应该注意前后常识的联系。 3、插图中的隐形常识 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要紧,降低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导致了学生所忽略的隐形常识。 如隐形于扉页彩图中的《自由引导人民》,就反映了法国7月革命;隐形于书中的人物插图《达芬奇自画像》,就使人不容易觉察到课本举出了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3个;隐形于书刊手迹之类的插图,更暗示了很多常识,大总统誓言中的民国元年,就是指1912年,严夏和他的主要译着图中除《天演论》以外,还有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书名相异的《法意》等等。 学习时,对插图的隐含的常识不可忽略。 4、地图中的隐形常识 这种常识,隐形于课本的历史地图之中。如元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都了解告诉大家因为水患,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解,更是潜藏着很多重点知识。 现在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宋代名港明洲,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 世界历史课本的地图上隐形的重点知识更多得惊人: 如美国独立形势图上表明1783年英国在承认美国独立的条款中,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划归了美国。在19世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图上,了解告诉学生,在拉丁美洲,除去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殖民国家外,还有荷兰、英国和法国。 在美国的领土扩张图上,一个阿拉斯加,1867年从俄国购得的说明就暗示了俄国在19世纪前期曾地跨欧亚美三洲;一个夏威夷,1898年吞并,反证了孙中山不是在美国打造了兴中会。在帝国主义瓜分下的非洲图上,表明了19末世纪末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这两块干净的土地。 所以,学生在对教程的学习中,应该结合地图加以剖析和消化。 5、注解中的隐形常识 注解是对教程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按说没多少必记常识。可是高考考试不排除在这出题,一些出人意料的题总是就出在注解上。 因此注解成为不可忽略的要点:铜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开始制造;哈雷是英国近代天文学家;禁军,在南北朝是指皇帝亲兵,在北宋是指国家合法军;调,指户税,实质上是人头税。 这类常识都是通过注解表述出来的,所以在学习时不可以忽略。 6、年表中的隐形常识 年表中的隐形常识隐蔽于课本后面的大事年表中,本来大事年表中的时间史实,是每个学生非死记不可的重点。 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60至90年代,是中国洋务运动时期;1917年3月,发生了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月革命。上述均是课本未见而年表明确的要点。 7、文字中的隐形常识 这种常识,隐形于文字表述方法上,稍不注意,就谬之千里。 如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用。一个已经否定春秋开始用铁的看法。火药是国内古时候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创造的,具体哪朝哪代?没讲,否定了唐时创造火药的说法。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在进步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办了一些和民用有关的工业作为军工业的辅助。一个同时加辅助,否定了洋务运动60年代的军事工业为主,70年代以民用工业为主的说法。 8、悟性中的隐形常识 这种要点,紧扣大纲,对教程若即若离,全凭学生对所给信息的领悟,对教程活的理解。 如1914年,欧洲爆发了帝国主义大战,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教程的这种表述,你看出中日交战了吗?没。日德之间呢?事实上打了的,打败了德国人,才能把德国的租借地和权势范围里的铁路和地盘占为己有。 9、大纲教参中的隐形常识 这种常识,隐形于《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或配给教师用的教学参考书,有些要点,大纲中有明确需要,而课本中只字未提。 如1949年中国打造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这一段经济恢复和过渡时期,教程上虽然放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编内,但又定1957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那样这个恢复过渡叫什么社会呢?教参上补充了叫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也算对初中生熟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个完整的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