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高招信息网 > 高考资讯 > 最新资讯

是哪个剥夺了孩子的快乐?

来源:www.cumdqd.com 2025-05-21

最新资讯

  父母常常因孩子不想上学、发脾气、烦躁不安、不可以交流等问题来咨询。经知道发现,其实这类问题都只不过表面的,深层的问题是孩子的内心不快乐。

  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什么都想摸摸、看看、尝尝,但父母一直想方设法限制孩子的尝试,不让孩子在地上爬、不让孩子玩土、不让他们东摸西摸。再大一些的孩子总想出去和小伙伴一块玩,想和小动物玩,到了外面就不想回来,但父母不想让孩子干这类事。孩子8岁以前,主要乐趣就是玩,但父母期望孩子学习,甚至从胎儿时期就开始教育,让孩子厌烦。上学将来,学校的限制更多,即便下课也不可以到操场上自由地活动。

  第一,孩子是在玩中培养学习兴趣的,对大自然的探索、人际交往中的比较、生活环境的需要,都会自然激起孩子要学习的欲望。由于不学习就什么也不了解,就没法跟小朋友一块玩。而且,从其次来讲,让孩子玩够了,他自然就想学习。假如大家能维持孩子对生活的热爱,让他感到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就会鞭策自己学习。

  第二,父母一直不想让孩子根据我们的想法去做,比如孩子想看电视,父母会说,出去活动活动多好啊!孩子想出去玩的时候,父母说为何不看看书呀!有个初中生抱怨说:“从小到大,我一直是按我妈的意愿做事,我有建议她也会说服我,我一个人的想法从未达成过,母亲不可以理解我,我什么也不想跟她说,我讨厌她让我干的任何事!我感觉特别没意思!”父母恐怕绝没想到,我们的一片爱心,却使孩子这样痛苦。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比如周末是先写作业还是出去运动等等。

  第三,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什么样的?信赖、赏析,还是挑剔、否定、专制、批评、冷漠……常常听到父母如此说:“你买这类书看吗?看得懂吗?看把衣服都弄脏了!看你吃饭是什么样子?你考第几名啊?为何其他人能考好你就考不好……”假如你是孩子,你会快乐吗?父母的怀疑、挑剔和批评只能引起孩子强烈的不满、烦躁和逆反心理。

  第四,很多父母替孩子做所有事情,孩子除去学习,其余什么都不会做。如此的孩子一方面会变得懒惰,一方面感觉生活枯燥乏味,对我们的“无能”沮丧自卑。

  第五,不少父母期望孩子一心学习,但学习本身是艰苦和枯燥的,孩子的很多快乐源于和同学的交往,我们的兴趣喜好。但因为父母的干涉,有的同学没了朋友,也没了兴趣喜好,慢慢地当然会感到痛苦。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宣泄情绪的办法,通过他们喜欢的健康的方法来维持开心的心情,比如运动、旅游、交友、音乐、绘画和创作等。

热点专题

  • 2025年贵州安顺高考考试时间、科目、总分和各科分值(6月7日-9日
  • 江苏教育考试院:2022年江苏高考考试录取结果查看入口(已开通)
  • 初中生时尚“结婚” 自己家里电脑惊现子女结婚照

[]2022年甘肃高考考试录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