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祝云天的博客 点击查询原文
高考考试在即,不少学生依旧烦恼于我们的学习效率不高,成绩波动性非常大,考试中常常出现不少意料之外的错误。那样还有两个月就高考考试了,毋庸置疑,要想改变这类近况,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无论是成绩处于什么层次的学生,由于高考考试还没考,就说明有不少不确定的原因会干扰你最后的成绩。因此在剩余的两个时间内,需要学生们科学的规划复习方案。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在高考考试之前,还有几次要紧考试,可是在日常,不少学生也有学习计划,可是一直实行不下去,最后致使计划落空,假如继续落空下去,高考考试成绩必然遭到影响,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991530100qtoh.html,并且给了一些建议,可能有些学生也看了,但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是有不少的问题。上周我在武汉见了一些出色的学生,并且剖析了一些试题,感觉无论是重点中学的学生还是普通中学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去之前文章中提到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些问题。不少学生都会有如此状况: 在平常的学习中,不少学生根本就不会借助时间,致使表面上他们没时间可以借助,高中三年级学得非常辛苦,但不少学生在做无用功。有些忽略基础,过于浮躁;有些眼高手低不去总结和整理;有些盲目跟着老师走,吃大锅饭;等等。如此下去估计再给他们科学的建议,都无济于事,由于形成一种习惯了。不少学生考试之后感觉自己没进步,哪儿都没学好,于是重新拟定计划,惊慌失措的,到最后还是没学好,北京高中三年级学生一模之后就是如此的。假如说把自己所谓不足的地方,全部搬到计划中,那样这个计划实行下去,必然愈加致使学生身心疲惫,就不要谈什么效率了。那样如何拟定计划才合理呢?我在这里给学生们一些建议,供大伙参考。 一份完成的计划,应该是实行起来很容易,并且立刻获得实质性成就的计划。这份计划可以分成有意计划和无意计划。这是新的名词,我在讲课的时候给学生们创的名词。对这个两个名词做一个讲解: 有意计划:就是计划中有各项事情具体的实行时间、策略、达到什么成效等等。 无意计划:就是有意计划的补充,不需要形式化、具体化,相反还能获得更好的成效。无意相比有意来讲,有不少优点,比如一个出色的狙击手达到人枪合一的境界,一个出色的球员,凭借感觉也能打好球;那样这类感觉就是所谓的无意识,那样学生参加考试,应该把自己变成一种无意识超强感觉状况,是最好不过的了。正因这样才会有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等等成语出现。由于太熟知了,成为一种应激性了,所以做起来就能无往不利。假如某个学生能在考试的时候,对每一个题目都能无往不利,那样这个学生一定是出色的;假如说某个人对某项工作,无往不利,那样他一定是工作职位中做得出色的。 解释说明了,那样举一个例子,学生A在某次考试中,遇见如此的情况: 数学分数为125分,题目没做完,选择题或者填空题有错误,后面的分析几何只拿到一半的分数,最后一道压轴题几乎没动笔。如此的话,分数为125。 语文分数为115分,作文分数为46分,现代文阅读扣掉三分之一的分数,语基部分错了三个左右的选择题,还有其它的一些原因,致使的扣分,最后总分是115分。 英语分数为128分,完形错了3个,其余的都是阅读和作文扣的分数。 理综分数为265分,选择题错了一道生物题,其余的都是后面大题被扣的分数。按理说这个学生总分还是很好的,633分,但在高考考试之前两个月内要想提升成绩,并且大幅度提升,那样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于是这位学生就拟定了一份计划,这份计划是在总结试题的基础上做出的。计划如下: 1。早上:7:007:45在早读课的时候读背诵默写有关的内容、在 4月7日到5月7日之间,把考试大纲上的词语背诵一遍,比如说,天天早上看20页。除此之外再看《现代成语小词典》天天20页、、、、、、 2。中午:午饭过后,半小时休息,其余的时间除去做完作业以外,做一篇完形或者阅读理解。 3。晚上自习:除去做完作业以外,还有做一套理综卷,或者做一套数学试题。尤其是做自己不足的地方,比如分析几何部分,物理大题等等。 其实这个学生做的计划已经非常细致了,但我感觉如此下去的话,这个学生不会获得更大的进步的,由于计划中有不少不适当的地方。上面我也说了,一份科学的计划,既要好实行,又要立刻获得成效。为此我给这个学生拟定一套合适他的计划: 目的100%,即要点涵盖面要100%,将来做题的正确率要以100%为目的,计划100%实行。(由于高考考试要想成功,做到万无一失是最好的。在日常,总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状况出现,所以要点方面涵盖面要做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