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高招信息网 > 高考资讯 > 最新资讯

高考考试成语积累——学习篇

来源:www.medlth.com 2025-04-11

最新资讯

  (一)不耻下问    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减少身份请教其他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春秋年代的孔子是国内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大家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觉得,无论什么人,包含他一个人,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类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了解,这正是我需要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医生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根据这个风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将来来大家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的不服气,他觉得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叫做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二)不求甚解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念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甚:非常;解:知道;理解。原指念书时不求深入;只求知道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知道。    陶渊明十八岁那年为自己写了一篇文章,起名字《五柳先生传》。陶渊明文章的开头是如此的:先生不了解是哪儿人,也不了解他的名字。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作为我们的号了。先生喜欢闲静,不多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非常喜欢念书,似对所读的书不执着于字句的讲解;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一些领会的时候,便开心得忘了吃饭。生性爱喝酒,可是由于家贫穷,不可以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了解我这个状况,所以时常备了酒邀我去喝。而我呢,到那里去一直把他们备的酒喝光。  (三)开卷有益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太平)御览》第三卷;因事有阙(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开卷:打开书本;益:益处;收成。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成。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撰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这部书采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要紧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天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感觉皇帝天天要处置那样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未必天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  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非常喜欢念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感觉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天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须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宋太宗因为天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置国家大事也十分无往不利。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这样勤奋念书,也纷纷努力念书,所以当时念书的风气非常盛,连平时不念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须打开书本念书,总有益处。

推荐阅读:

2016高考考试资讯 | 2016艺考 | 2016自主招生 | 2016中国大学排名推荐 | 最好看的校花整理

1月高考考试关注:特殊种类招生与港澳高校中国大陆招生

中国校友会网:2016年中国各种类大学排名推荐

2016年全国高考考试考试概要权威解析(共9科)

25所高校招办解析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

调查称2015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平均为4187元

武汉大学女神黄灿灿 清纯扮相引人眼球(组图)

热点专题

  • 2025北京西城区高中三年级一模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1年贵州高考考试二本分数线是多少?
  • 2025北京海淀高中三年级一模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年安徽高考考试总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